今天冬至,盘踞京城数日的雾霾渐散,暖暖红日,生机勃然,润心集定稿,神闲心旷。想起昨天清晨,在单位门口,见到一位在雾霾中坚守岗位的清洁工阿姨,埋头扫着、扫着……,没戴口罩。我上前轻轻地问道“大姐您为什么不带口罩”?她答:“戴着堵,扫干净,心里舒坦”,说着扫着,渐渐消失在漫漫寒霾中。
回到温暖的办公室,开始了我的工作,是呵“扫干净,心里舒坦”。《润心集》不正是我清扫自己心中渍垢的记录吗!数十载成长的心里随感,生命历程的所见所闻,即时的记录,即兴的记述,或兴奋或感动,或因应或颖悟。是真切的感受,是远行的足迹。或挚友的畅叙,或亲人的离别,或贤者的启迪,或失败的沮丧,都在里面。章句中有图有像,触景生情,言语里得像忘形,怡然自得。时光荏苒,渐渐地由燥转静,由急转缓,由茫转悟,由少转壮。境随心转,情景互融。
在山西我感受到晋文化的敦厚,在四川我体会到蜀文化的灵秀,在海南我汲取了海文化的博大,在广西我领略的壮民族的纯真,在南京我品味了江南的飘逸,在北京我收获了京都的磅礴……
每到一处,或几天,或几年,或几十年,桩桩件件历历在目,人人事事铭记于心,皆润心舒意,如老酒,若清泉,弥久弥淳,弥久弥香。
扫地地净,扫心心寂,扫土土聚,扫霾霾散。诸友相助,众缘际会,遂成小集,记录生活。扫除旧尘,润心纳新。扫即润,润即扫,即扫即润,即润即扫。 心净国土净,意逸山水逸。是谓后记。
张学栋字易罡丙申(2016年)冬至日撰于京华。
2022年董宅将进入保护与挖掘,挖掘与发展工作进入第二阶段。随着太原理工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南开大学等相关研学基地再董宅落地。未来工作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。
中华大地上的院落式古民居,记载着一个个家庭成百上千年的根魂历史,是留住“美丽乡愁”不可再生的物质基础,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。从自身实际出发,探索非保护名录内乡土建筑的合理化保护之路,是山西祁县董宅业主思考和实践的地方。自2017年项目启动以来,已完成了专家考察评估、历史研究、小院故事撰写、数字化测绘保护、古建筑维修、小院活化利用等多个环节,增强了亲友的自信心和凝聚力,促进了家风的传承,故本文记录以供参考。
Copyright © 2023 3kua.com 董宅保护与修缮——全国首个数字化民宅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备15056607号-1
未经许可请勿自行使用、转载、修改、复制、发行、出售、发表或以其它方式利用本网站之内容